同济大学科学研究的成效
更新时间:2019-03-10 13:45:14•点击:13742 • 芊芊名校
一、同济大学科学研究的管理机构
为推动一流大学建设,适应新形势下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要求,落实科研体制改革,学校经研究决定,2017年将原科学技术研究院改制为“一部三院一中心”,即科研管理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五个部门。
二、科研项目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
干细胞衰老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 |
孙方霖 |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
心血管系统某种疾病的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 |
陈 强 |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
复杂组织结构的形成机制 |
左 为 |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机制及其与造血干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
岳 锐 |
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 |
重要病原菌感染与致病过程中蛋白质机器的功能机制 |
戈宝学 |
全球变化及应对 |
冰冻圈和极地环境变化关键参数观测与反演 |
李荣兴 |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
城镇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及集成应用 |
夏四清 |
新能源汽车 |
中德燃料电池汽车国际科技合作(示范与应用) |
周 毅 |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 |
大型关键工程结构地震成灾机理与减隔震技术 |
顾祥林 |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
长三角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
赵卫东 |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 |
绿色技术评价方法及产业政策体系研究 |
张亚雷 |
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
急性心肌梗死的数字化诊疗解决 |
徐亚伟 |
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
肿瘤“分子指纹”光声成像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成像模块研发 |
程 茜 |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
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
朱雪忠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
基于3D实时位置信息的智能工厂物流优化与碰撞规避技术研究 |
张 浩 |
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
可重构智能生产系统的构建、参考实施与验证平台 |
张为民 |
三、同济大学的科研机构
(一)政府批建机构
截至2018年5月4日,正在运行的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65个,分别如下: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
国家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1)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1”协同创新中心(1)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1)
汽车整车风洞试验中心(上海)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4)
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地震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心律失常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微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程结构服役性能演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
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生态化城市设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
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新能源汽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建筑钢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其他研究中心(3)
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联合)
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
教育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分中心
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1)
重交通道路耐久与安全交通部协同创新平台
其他省部级实验室(4)
现代工程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联合)
民航飞行区设施耐久与运行安全重点实验室
桥梁结构抗风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筹)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
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联合)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空气动力与热环境模拟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城市更新及其空间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筹)
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宝石及材料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网络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蓝宝石单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
上海工业视觉感知与智能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牙组织修复与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4)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土木基础设施抗震试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5)
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电子交易与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市磁浮与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
海底过程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二)联合共建机构
截至2018年5月4日,正在运行的学校与地方、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共建的联合科研机构30个,分别如下:
同济大学(靖江)智能制造研究院
同济大学北京研究院
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
同济(嘉兴)新产品研发中心
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
江苏盐城环保产业工程研发服务中心
同济大学烟台研究院
同济大学太仓高新技术研究院
嘉兴同济环境研究院
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
同济中车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同济大学研究院
绿地博大绿泽—同济联合科技创新中心
太原市人民政府-同济大学-绿地集团绿色科技小镇
理想小镇联合研究中心
先进电子化学材料联合实验室
同济大学-成都车用新能源研究院
力信-同济车用新能源研究院
同济大学-常青股份汽车轻量化研究中心
同济春洋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
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智慧静态交通研究中心
天域生态-同济大学联合研究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测评基地
汽车技术联合实验室
同济大学北方(定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联合实验室
同济-龙威联合研究中心
车用制冷剂联合研究中心
新奥—同济清洁能源高等研究院
空间激光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航空发动机适航技术联合创新中心(UIC联合创新中心)
三、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
(一)获奖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6年,我校8项科研成果获颁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的5项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以我校为第二完成单位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技术发明奖1项。获奖数(含专用项目)位居全国高校第四。
2017年,我校6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我校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也是继杰出校友吴孟超院士获颁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同济医学又一位杰出校友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同济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土木工程学院李国强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团队通过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历时25 年,以关键构件兼具消能和承载功能为突破口,发明了具有“消能+承载”双功能的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创新和发展了消能减震结构理论和工程技术,并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使我国金属消能减震产品占建筑减震市场的比例从2008 年7.5%增长至2015 年75.15%,引领我国一跃成为金属消能减震结构技术领先、应用最多的国家。项目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中心、中国博览会综合体、天津117 大厦、上海虹桥T1 航站楼加固等260多项重要新建及改造加固工程,经受住了新疆、云南等地的地震考验;主要完成单位和应用单位近三年新增销售额31.71 亿元、利润3.16 亿元。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7年,我校获得包括3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在内的12个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戈宝学、裴钢、王铸钢等的“固有免疫中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吴俊、耿鹏、张志峰等的“动态适配的移动多媒体软基站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王志伟,麦穗海、吴志超等的“膜法污水处理膜污染控制与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六名。
戈宝学、裴钢等牵头完成的“固有免疫中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对准的是病原感染引起的固有免疫应答。课题组以基金委重点项目为依托,系统研究了固有免疫应答反应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与病原感染等相关疾病的关系,期望鉴定出可用于药物筛选的分子靶标,提出了免疫诊断和治疗的新途径。研究揭示了调控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分子机制,阐明了病原菌抑制宿主免疫的分子机制,阐述了调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分子机制,确定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正反馈调控分子机制。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细胞研究》等杂志上,其中10篇代表性论文被SCI-E他引366次。戈宝学说:“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发现了固有免疫系统中的一些关键信号转导分子及其调控相关免疫疾病的发生机制,且有望将其作为感染免疫诊断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筛选的靶标,为诊疗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结核病、艾滋病、肝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思路。”
移动多媒体正迅速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然而传统的移动通信基站都是适合语音数据业务的配置,无法适应移动多媒体等新业务的需求,因此移动多媒体的传输容量、服务质量和频谱效率受到限制。电信学院吴俊、耿鹏、张志峰等“动态适配的移动多媒体软基站关键技术及应用”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产学研联合攻关10余年,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包括移动多媒体虚拟软基站技术、自动信道适配的移动多媒体单播技术、动态适配的移动多媒体多播技术、面向移动多媒体的动态频谱协同技术等。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30项,其中3项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项PCT(专利合作协定)专利,21篇标准提案被5G推进组采纳。发表论文59篇,其中SCI论文24篇、EI论文29篇,1篇全球高被引(ESI)论文。项目成果已首先应用于中兴通讯公司基站系列产品,在国内外移动通信网络中大规模商用,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和间接经济效益约15亿元。相关产品有力保障了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展、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活动,全面促进了通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Internet服务提供商的业务发展。
环境学院王志伟、麦穗海、吴志超等“膜法污水处理膜污染控制与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在国家自然基金、863计划等支持下,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抗污染膜材料制备、膜污染控制和低耗高效处理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制出高质、抗污染新型平板膜材料和膜组件;构建了超精细预处理—操作运行调控—智能反馈在线清洗的全过程膜污染控制技术;开发了基于膜组件集成组装、生物质浓度控制与碳源优化利用的工艺效能提升技术。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2项和实用新型8项,发表SCI论文72篇。技术应用于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海南等13个省市和土耳其等国家114座污水处理工程中,累计应用规模达217.6万吨/天,技术应用近3年实现减排COD约54.8万吨、氨氮7.7万吨、总磷1.8万吨,取得了显著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产业升级。
另外,我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的“控制网络行为机理的分析与测试”(陈启军)、“网络化生物大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赵兴明)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完成的“肉毒毒素临床基础研究及应用新技术开发”(靳令经)、“超大城市转型背景下既有城区精细化治理的规划体系及其实践”(伍江)、“工业用水节水减排及资源化回用关键药剂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张冰如)、“软土地区复杂桩基工程分析理论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梁发云)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项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与动态调度理论方法研究”“溃坝机理、动态风险评估及应急决策理论”获得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产业集聚区入湖河口水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2017年,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22个项目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项,以及“国际合作奖”1项。
陈启军牵头的生物诱导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理论与方法、陈鸿牵头的光子晶体的带隙调控与量子干涉现象研究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近些年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生物诱导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人工智能的前沿理论,提高机器人行走的复杂环境适应性。”陈启军介绍,在各种基金支持下,课题组先后提出了包括机器人工作空间轨迹优化方法,分层CPG模型、环境反馈的感知和融合策略的新的理论与方法,仿人机器人多种平衡技巧及协调控制和高效的技巧学习方法,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机器人智能模型的自主进化等一系列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
1、推进《同济大学专利管理办法》修订。
2、构建专利申请阶段评价体系。配合新专利管理办法的修订,在专利申请阶段引入评价体系,实现专利申请分级管理。在申请阶段对专利转化前景做规划,同时从专利市场价值、专利强度、技术性三个纬度进行评价。对有转化前景好的专利申请提供专利布局、包装策划等专业服务,提高专利价值。
3、统筹全校现有专利,分学科、应用方向进行梳理、挖掘潜在转化价值。
4、完成专利管理信息系统需求调研、分析、整理。打造专利全生命周期服务跟踪体系。
5、2017年学校专利继续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
|
2017年合计 |
发明专利 |
实用新型 |
外观设计 |
申请量 |
1507 |
1321 |
185 |
1 |
授权量 |
863 |
745 |
118 |
—— |
(三)获奖成果:技术转移
成立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简称“中心”),是学校负责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升学校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部门。2017年中心完成了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厘清了发展思路,中心将从政策、组织、供血三个方面为成果、渠道和需求的转化链打造完整的体系。
初步构建了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印发了《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细则》,细化过程管理。
修订了《同济大学四技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扩大科研人员四技项目经费自主权 。
人事制度改革中新增社会服务系列职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了考核条件。
服务与推动知识产权应用和成果转化
2017年,全校四技项目合同审订和立项2214项,合同金额8.63亿元,科研系统到账金额5.45亿元。送上海市市场办认定四技合同2109份,合同金额8.21亿。
2017年,学校技术转让(包括专利转让)总金额7164万元。全年专利权转让57个,共计合同金额3954.18万元,其中有33个专利为作价入股的方式转让,专利实施许可4个,共计55万元。其中物理学院王占山团队以3800万现金转让“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专利,医学院姜远英/安毛毛研究团队以3000万技术转让“抗真菌感染单克隆抗体”成果。
积极对接地方产业、企业需求、中介平台、投融资机构
以长三角地区县市为重点,拓展中西部地区,搭建与地方政府合作平台,对接特色产业。
我校2008-2017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截至2017年12月共有 19073篇。2017年,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总数为 2585 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2673 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CPCI-S)收录的论文596 篇。
附: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由华人接办,先后改称为同济医工学校和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3年定名为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同济大学经过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沪、浙、赣、桂、滇等地,1940年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坚持办学。1946年回迁上海以后,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著称的综合性大学。
在始于194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同济大学原有的文、法、医、理、机械、电机、造船、测绘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的土木建筑相关学科汇聚同济,使之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1978年以后,学校实行“两个转变”——恢复对德交流由封闭办学向对外开放办学转变,由土建为主的工科大学向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2002年,列为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管理。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2017年,列为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同济大学始终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崇高使命和责任,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为强校之路,确立了“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熏陶以后,具有“通识基础、专业素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全球视野、社会责任”综合特质,成为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创校至今,先后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校友中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的有150余人。
同济大学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国内第一个“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国内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国内第一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城市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研发、国产化智能温室、遥感空间信息、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学校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崇明生态岛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初期2005年的不足30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68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在对德为主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为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的布局,先后建立了中德、中法、中意、中芬、中西、联合国等11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大众、西门子、拜耳和IBM等众多跨国企业共建了研究中心。学校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和“国际绿色校园联盟”并担任首届主席,当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是亚太地区第一所被授予“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的高校。
目前,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7家附属医院,6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校区,占地面积2.54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45万余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757人,硕士研究生12852人,博士研究生5246人。另有国际学生3468人。拥有专任教师2814人,其中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2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含双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德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42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5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3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0人,“青年长江”“青年千人”等四类优秀青年人才10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53个省部级研究平台。
“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今天的同济大学正满怀豪情,扎根中国大地,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力前行!
-
云计算的应用
2020-07-10 16:07:56•14973 次
-
正改变着零售业的物联网创新
2020-07-08 11:13:26•15171 次
-
5G通信加持下的物联网的发展
2020-05-30 16:59:13•15496 次
-
大数据、数据中心、云计算概述
2020-05-20 17:00:09•15828 次